搬家“穷山恶水”五年后变既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扶贫不能光给钱,要给群众希望,教会他们挣钱的方法。”这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对西安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将困难群众搬出深山老林,只是扶贫工作的第一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移民搬迁既是群众安居的平台,更是发展的平台,坚持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解决好群众搬离穷窝险窝后增收致富的大问题,早就写在西安市移民搬迁规划的基本原则当中。本期公务员在线持续关注我市移民搬迁工程,将视角延展到搬迁户发展旅游产业持续增收的后续建设领域。
记者张端实习生孟楚佳
站在秦岭竹峪山腰,梁上的风穿过片片杏林,夹杂着青草的香甜和果子熟透后的气息,轻轻拂在刘村社的脸上。刘村社闭上眼睛,陶醉在深山老林最原始的青山绿水之中。“你闻闻,咱这山窝里连风都是甜的。”5年前,刘村社可不是这么想。
转机换个视角让劣势变优势
啥时候才能走出这穷山恶水?这个问题成了刘村社的一块心病。“窝在这穷山沟沟里一住就是几辈人,要啥没啥,日子越过越塌火。”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在刘村社眼里,居住了几十年的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就是不折不扣的“穷山恶水”。
“几十户人家沿山坡住得稀稀拉拉。要说耕地人均两亩也不算少,可种麦子种玉米从年头忙活到年尾也只够糊口。”村支书张乃虎没少操心,“最怕下雨。眼看着天阴了,就挨家挨户通知,生怕泥石流滑坡把人伤了。空气是好,景色是好,可那是城里人的青山绿水,对我们山里人来讲,走不出大山就是穷山恶水。”
而如今,刘村社再不觉得这是困住他手脚的深山老林。“俺们搬家了!”2011年,张龙村启动移民搬迁工程,39户村民集中安置在环山路边的新村里。“新房子美得太!又安全又舒服!”更重要的是,人搬出了深山,转了个身才发现,山里原来藏着真金白银。
“以前在山坡上家家户户种着杏没人经管。”为啥又甜又大的杏不招村民待见?刘村社说,“没人要嘛!路不通卖不出去,宁可烂到树上也比耽误着人工摘下来划算。”但搬到了环山路边,“一天来往的人比俺在山里一年见得还多!”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棵树,一旦换了视角,一切都不再一样。“政府引着俺们动脑筋,修通了上山的路,又集中搞培训,慢慢俺们开了窍,搞起了山杏采摘、农家饭菜。”现在,刘村社的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真没想到,以前看着就烦心的深山老林山野土货现在倒成了优势,搬了新家、转了思想,穷山恶水变成了金山银山。”
瓶颈首先解决资金从哪儿来?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于刚刚走出穷窝险窝的困难群众来讲,拿出一大笔资金发展旅游产业,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那不是一口吃个天!”马伟宇手脚麻利地忙活着招呼客人,嘴上不停歇地跟记者回忆着半年前的想法,“以前我家就住在这伏羲岭上,种些不见钱的庄稼靠天吃饭。”伏羲岭位于蓝田县洩湖镇簸箕掌村,传说女娲和伏羲在此捏泥造人,开启了人类文明。
簸箕掌村,处于距蓝田县城8公里的蓝田西北部岭区,是全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过去村民分散居住在一道山梁和两条沟道间,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收入微薄。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500元。2013年开始,簸箕掌村实行整村移民搬迁,同时引进社会资本为移民社区配套建设了旅游开发项目,建成了包括女娲湖休闲度假区、移民新村民俗风情区、温泉养生度假区、山地运动休闲区四大主题功能板块的乡村旅游名村。
如今搬到移民新村的马伟宇住上了三间两层、185平方米、5室2厅2卫的新房子,还在自家房子里开起了农家乐,虽然刚开业不久,就尝到了甜头,“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每天都能收入上千元。“政府把旅游环境、基础设施,甚至广告宣传都给打造好了,我们农民啥钱不出,只要手脚勤快就只管在这画好的图纸上踏实干活就能挣钱。”
簸箕掌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钱从哪儿来?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给记者原原本本算了一笔账,“移民新村项目总投资8284万元。为解决资金问题,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整合国家移民搬迁、统筹城乡发展、土地增减挂钩、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惠民项目,集中财力办成了大事,造价约25万元一套的新房,困难户一分钱不用掏。”
簸箕掌村独特的地形地貌、水库、洋槐林、竹海、温泉这些资源都适合搞旅游开发,所以搬迁之前就规划好了要建设西安半小时经济圈上的乡村旅游名村。“这可是大手笔投入,预计要几千万。咱村民肯定没钱。全靠政府也不现实,咋办?整合资源呗。村上成立旅游产业开发公司,与西安港中旅等企业融资合作发展,目前,已经吸引社会资本5000余万元。”李志刚说。
解决了资金这个最大的瓶颈问题,簸箕掌村的旅游开发越走越顺畅,从“五一”开业至今,综合收入近千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预计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李志刚说,“村里有人在新居开农家乐,有人租门面房做生意,还有人在景区里打工,家家户户都受益。”
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移民搬迁给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被赋予了新时代的不同含义。可要想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越走越踏实,必须要想得更多、想得更远。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移民搬迁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西安市旅游局助理巡视员王琳长期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保持发展后劲,避免同质化竞争,让各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拥有独特风格的竞争力。更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形成集聚效应。”
已经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垃圾处理。搬迁前,村民保持一种相对封闭的生活状态,生活垃圾很少;搬迁后,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垃圾成几何倍数增加,处理不好影响生态,如果过分开发破坏植被,青山绿水又会变回“穷山恶水”。
“环保的事一步都晚不得。”长安区扶贫办主任姜建平深有体会,“长安区背靠秦岭,移民搬迁后发展旅游产业的农民人数多,但相对整村推进等项目来讲力量不集中,更容易忽视环保。”为此,长安区每年拿出两千多万元用于支付乡村保洁员工资。“村子里的保洁员每月700元;峪口保洁员每月1450元。子午大道南延伸、农村公路、210国道、关中环线上都专门安排了保洁,合计2656名,负责秦岭山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维护。”“一次搬迁、长远受益”,既是移民搬迁的初衷,也是移民搬迁的目标。姜建平说,“农民搬出来了,就得让他搬得放心、踏实,不反弹,不后悔。从长远来看,居住条件改善只是第一步,面对未来的产业发展、生活就业、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后续问题,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持续深入推进。”